穆棱市,黑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黑龙江省的东部,毗邻牡丹江市、鸡西市和绥芬河市,东面与俄罗斯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穆棱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33年,日军全面入侵穆棱时,便意识到了此地的军事价值,于同年5月同时开工修建了八面通等四座机场,并在1934年于下城子建立了四处宪兵队配资公司查询,另外还有五处公开的机关,包括陆军医院和军用仓库。当时,穆棱是关东军在北满地区的五大军事基地之一(包括海拉尔、穆棱、北安、孙吴和佳木斯)。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穆棱一带曾长期驻扎过近30000名日伪军。
在抗日战争期间,穆棱成为了我东北抗联重要的抗战阵地。由周保中、李延禄、柴世荣、陈翰章、李荆璞、李范五、赵彩青、王克仁、安顺福等革命先辈领导的抗联第二、第四、第五军的五千多名战士与日伪军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斗,包括磨刀石阻击战、泉眼河大战竹田部队、中东铁路413公里袭击日军列车等。无数抗日名将在这片白山黑水中浴血奋战,英雄如孟泾清、侯国忠、冯丕让等革命先烈在此流血牺牲。此外,抗联军队也消灭了日伪军的3000多名生力军,并让近千名抗联战士长眠在穆棱大地上,永载史册。
展开剩余84%磨刀石阻击战
自1932年12月中旬起,日军开始从延吉汪清、牡丹江、哈尔滨等地调兵向东宁一带进攻。东北抗联的李延禄、孟泾清得知情报后,迅速组织了补充1团、2团及17团的总计1000余名战士,于1932年12月28日到达磨刀石火车站,并在经过短暂休整后召开战前动员会。经过紧张的准备,他们勘察了当地的地形,并根据地势特点决定利用山口地带进行伏击。31日晚上,战士们通过破坏铁路设施,切断了敌人通过铁路进攻的途径,同时加紧构筑防线。
1933年元旦,关东军广濑第10师团调派第八旅团元部少将带领2000多名日伪军进攻磨刀石镇。抗联军队依托有利的地形,设伏等待日军进攻。凌晨时分,日军从山路上带着装甲车和步兵,气势汹汹地向磨刀石镇推进。随着日军进入火力范围,抗联军队立即开火,战士们毫不犹豫地投掷手榴弹,猛攻日军阵地,造成敌军重大损失。数百名日军当场阵亡,剩余的日军则迅速组织反扑。抗联军队凭借高地优势,与敌军展开了数十轮激烈的交战,最终以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迫使敌军撤退。尽管敌众我寡,且日军装备精良,但我军的英勇顽强,使得日军未能突破防线。经过长时间激战后,因弹药不足,战士们疲惫不堪,李延禄决定撤离战斗,带领队伍安全撤退。
这场战斗不仅极大地打击了日军士气,也通过地下党组织的电台传达给了外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英国路透社通过苏联塔斯社转发了这一胜利消息,并刊登在巴黎的《救国时报》上,宣扬了中国东北人民坚持抗战的坚定决心。
中东铁路413公里袭击日军列车
日军侵占穆棱后,控制了经过穆棱的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成为他们运输兵员、物资及掠夺资源的重要线路。为打破日军的控制,抗联第二军与第五军联合展开了一系列战斗。1936年8月12日,磨刀石站党支部接到来自牡丹江站党支部的情报,得知一列日军军需列车将在当晚经过穆棱,并准备驶往密山。得知这一消息后,磨刀石站的党支部书记王新文立即通知了穆棱街的中东路职工部以及当地抗联部队,准备在413公里处对列车进行伏击。
当晚,抗联部队在铁路两侧的树林中埋伏,准备迎接来袭的日军。夜间,日军的军需列车准时驶入设伏地点。当列车进入埋伏区域时,抗联战士一齐开火,成功使列车前半部分脱轨,造成日军混乱。此次袭击不仅打死打伤了百余名日军,还缴获了大量武器、粮食和军需物资,为抗联军队的补给提供了有力支援。
然而,日军为了报复,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很快,穆棱站至磨刀石站之间的铁路工人和党组织成员遭到残酷打击。戴吉山和刘学胜两名重要的抗联干部被捕,尽管他们在拷打中坚贞不屈,但最终仍未能逃脱日军的毒手。尽管如此,抗联的斗志并未因此而削弱,反而愈加坚定。
泉眼河大战竹田部队
1945年8月,苏军的进攻大大削弱了日军在中国东北的防线,东北抗日联军则继续与日军展开激烈作战。8月9日,驻穆棱的日军联队长竹田带领部队准备向南部深山撤退,东北抗联得知后,迅速行动,抓住了日军撤退的空档,发起了反击。
抗联的小分队首先攻占了穆棱县的军火仓库,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接着,他们发动了对伪政府的打击,并成功动员当地群众参军,队伍迅速从40人壮大到200多人。得知竹田部队的撤退路线后,抗联小分队立即赶到泉眼河,并在当地的峡谷两侧埋伏待命。当日军进入埋伏圈时,抗联战士突然开火,实施了猛烈的两面夹击。经过数小时的激烈战斗,抗联成功击毙和击伤日军300多人,剩余的日军则丢下伤员,继续向南逃窜。
这一战斗不仅打击了日军的战斗力,也展现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成为抗日斗争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总结
穆棱的抗战历史,不仅是东北抗联壮烈奋战的象征,也代表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从磨刀石阻击战到中东铁路的袭击,从泉眼河的大捷到无数英勇的抗战故事,穆棱成为了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里的人民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永远铭记那段历史,在新的时代依旧保持着那份坚定的信念与革命之心。
发布于:天津市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